
口袋公园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63年5月,当时在纽约公园协会组织的展览会上提出了“为纽约服务的新公园”的提议。这个提议的核心是建立散布在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也被称为口袋公园系统。这些小公园旨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舒适的休闲空间,让人们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能够找到一片宁静的绿洲。

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袋公园的理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2022年3月16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1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指出,截至2021年底,全国累计建设了2万余个口袋公园。这一数据表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绿化工作,致力于为市民提供更多的绿色空间。
为了进一步推动口袋公园的建设,2022年7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研究制定本地区《2022年“口袋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包括建设计划(含数量、位置、占地面积以及落实建设资金等情况)、推动工作的具体举措以及保障措施等。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力争在2022年内建成不少于40个“口袋公园”,新疆、西藏等地则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设计划。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要求,全国目前已建设和改造了近3万个口袋公园。同时,还建设了8万多公里的绿道,使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了约15平方米。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的重视,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2023年3月12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各地共建设了3520个口袋公园。这一成果再次证明了中国政府在推动城市绿化方面的决心和努力。
【END】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为商业用途。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